加强实验教学环节 打造优质精品课程——湖北经济学院外语系实验室建设巡礼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7-11-17浏览次数:264

    外语实验室建设是落实学校“三实”人才培养的物质基础,是英语学习者应用能力提高的实训场所。经过2003-2007三期规划与建设,外语系实验室建设已达到省属高校前列,现已建成由多媒体语音实验室、共享影音讨论室、多媒体语言教室、英语自主学习中心、同声传译实训室等综合实验体系,实验开出率和设备完好率均为100%,设备使用率为95%左右,基本能满足英语专业及全校公外开设的各类语言实验和实训项目,其设备和管理已初步具备省级优秀语言学习示范中心的条件。

一、项目建设

(一)语音实验室扩建项目

    2002年9月,湖北经济学院组建后,当时在校普通本专科生已达12920人,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才3840.3万元,生均不到420元。实验场所、教学仪器设备等办学条件与合并后的办学规模很不相称,就语音教学条件而言,全校仅有语音教室7间,每次仅能供360名学生进行语音教学,即便是每周全天开放,这些语音教室也不能满足全校语音教学的需求。更为严重的是,这7间语音教室长年超负荷使用,早已不堪重负,许多设备已经磨损毁坏,效果也不理想,语音实验室的现状已经严重影响了语音教学,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广泛的运用,现有的教学仪器设备与办学层次提高和办学规模的扩大的矛盾日趋加大,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各方面人才的外语水平,尤其是外语听说方面的水平会越来越高。面对这种挑战和压力,我们只能加强对学生外语听说的教学,以适应未来人才市场的需求,从而提高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当今语言教学界公认的语言教学有效手段仍是使用语音实验室,利用声像结合的刺激手段,充分训练学生的眼、耳、口,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针对我校语音室落后的现状,外语系到湖北地区各兄弟院校做了大量调研后,经过科学的论证,终于从中央和地方财政申请到拨款560万和160万,历时1年半购置了10套语言学习系统,建成语音教室13个,每个语音教室54座,可同时供702位学生进行语言学习,从而大大改善了杏悦3娱乐语音教室严重不足的局面。

    通过2004年的中央和地方共建项目建设,我校的语音教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也只能满足85%的语音实验教学的需要,还有15%的实验课程不能按要求开齐。2006年我校的在校生规模将净增4000人,现有的语音实验教学条件就只能满足64%的实验教学课的需要。在科学论证与实际教学相结合的基础上,外语系2005年又规划、扩建了8个50座的多媒体语音实验室,项目金额为540.96万元,其中申请中央共建专项资金378.67万元,申请地方财政补助108.19万元。经过此次的扩建项目,语音实验室可同时容纳1233名学生进行语言学习,从而彻底解决了杏悦3娱乐语音教室严重不足的现状。

(二)自主学习中心新建项目

    教育部2004年1月颁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作为教育部首批试点的高校之一,湖北经济学院在认真领会《要求》精神和对本校的教师、学生、教学软、硬件设施、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大纲、人才培养目标等实情进行摸底的基础上,探索出一种全新的、体现现代先进教育思想、切合我校的教学模式:“常规课堂教学 + 网络自主化学习 + 小班个性化辅导 + 英语第二课堂”。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向课堂教学与网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方向发展,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探究式学习、协作式学习的方向发展,它体现英语教学的实用性、文化性、技术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同时新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使得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即综合语言习得、文化输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掌握、学科专业知识的提升为一体,全面培养学习者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英语自主学习中心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备场所,是实现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模式变革的根本保障。作为2004年教育部选定的180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院校之一,湖北经济学院外语系认真领会大英教改精神,积极推进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科学制定了 “常规课堂教学 + 网络自主化学习 + 小班个性化辅导 + 英语第二课堂”的“四位一体”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根据“小面积试点-分步骤实施-全面推广”的三步走教改实施方案,英语自主学习中心建设和扩建被纳入湖北经济学院“十五”、“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实验室建设项目。从2003年开始,由外语系牵头实施考察、整体规划、设计方案、申报项目,教育技术部协助、提供技术保障,历时3年,申请到中央与地方共建专项资金157.92万元,申请地方财政补助45.12万元,先后建起8个合计680座的英语自主学习中心,使得大英教改从374名学生的试点最终推广到全校所有的本科生。这次改革促进了学习者学习模式的根本转变,使我校的优势特色学科建设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了大批应用型人才。

(三)同声传译实训室新建项目

    随着教育部、财政部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和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深入,现代化教学手段广泛的运用,学校现有的教学仪器设备与办学层次提高、办学规模的扩大的矛盾日趋加大,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尤其是专业办学水平的提高。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各方面人才的外语水平,尤其是对具有同声传译、交替传译和连续传译等翻译人才的水平会越来越高。传统的翻译教学以老师讲、学生听、课后练为主,重理论、轻实践、操练机会少,学生应用能力低下,而同声传译实训室可以通过现代化的教学硬件、翻译软件和多媒体课件改变这一旧模式。当前翻译教学界公认的口译教学有效手段是使用同声传译实训室,为学生模拟翻译现场,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师生双向交流的作用,加大课堂实验实训环节的比重,从而提高翻译课教学水平和效果,提高学生英汉口译(含同声传译、交互传译、连续传译)能力和口译笔记能力。通过使用同声传译实训室,利用声像结合的刺激手段,充分训练学生的脑、眼、耳、口、手等联动,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笔记能力及传译能力。通过同声传译实训室开展翻译教学工作是一项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改革。从理论上说,根本改变传统教学中以老师为主体的旧观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从实践上说,学生在实训中的翻译训练将为实验室外继续进行翻译拓展训练提供范式和基础。同声传译实训室在教学中将充分发挥师生双向交流的作用,为学生模拟翻译现场,从而提高翻译课教学水平和效果,提高学生英汉口译(含同声传译、交互传译、连续传译)能力和口译笔记能力。面对这种挑战和压力,我们只能加强对学生翻译实训的教学,以适应未来人才市场的需求,从而提高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所以同声传译实训室的建设刻不容缓。

    外语系首先对实验室建设项目所涉及的相关产品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市场调查,其次对国内有影响的6所高校同类实验室进行了实地考察研究,然后就项目背景、存在的问题与影响、预期效益及持久性、人员条件、资金条件、基础条件、风险与不确定性等诸多因素进行了科学的分析论证,提出了合理的预算方案、详实的施工进度与计划安排,最后,终于在2006年底第5次申请到中央共建专项资金58.52万元、地方财政补助16.72万元。经过短短3个月,建起了造价为83.95万元,计86座、四个传译间、4+1语言通道的同声传译实训室1间,购置了会议发言及传译系统(含会议主机、话筒、传译台、耳机等)、视像联动与信号系统(含中控、摄像、监视、投影等)、红外语言无线系统(含调制、发射、接收等)、音响及外设系统(含电脑、视频展台、DVD、音响等)、桌椅等必需的设备,及时地满足了英语专业和全校1000学生(公选课)翻译实验实训教学的需要。

二、运营及管理

    为充分发挥外语系实验室的作用,让更多在校学生充分利用语言实验室提高各项语言技能,多媒体语音实验室、共享影音讨论室、多媒体语言教室、同声传译实训室开出的实训课程逐年递增,到2007年为止,已覆盖外语系所有专业课程,实验开出率和设备完好率均为100%,设备使用率为95%左右;7个开放式实验室--英语自主学习中心除寒暑假外全年对学生开放,每天开放时间为8:00-22:00,基本满足了全校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确保了大英教改在我校得以全面顺利地进行。

    外语系和教育技术部为保证实验室的正常运行,使实验室为教学、科研服务发挥充分的作用,二部门配备了专业教师和技术人员共同管理和维护实验室的设备,不断更新、丰富教学资源,制定并逐步完善了实验室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其中包括《湖北经济学院外语系实验室管理制度》、《湖北经济学院语言实验室使用安全制度》、《湖北经济学院外语系多媒体教室安全制度》、《湖北经济学院外语系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英语自主学习中心”工作人员岗位职责》、《湖北经济学院仪器外语系设备借用制度》、《湖北经济学院仪器设备损坏(遗失)赔偿制度》、《湖北经济学院外语系仪器设备管理制度》、《湖北经济学院学生实验守则》、《湖北经济学院外语系语言实验室管理制度》、《湖北经济学院外语系自主学习中心管理制度》、《湖北经济学院外语系自主学习中心使用安全制度》、《大学英语分级教学自主学习中心教师监控室管理规定》、《外语系“英语自主学习中心”机房学生管理规章》等。

 

三、作用及效果

    通过外语实验室加强实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一项理的改,从理论上学中以老观念让学生成;从的听训练将验室训练提范式和

    我校的语音实验室引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全数字化,为外语教学提供了专门听、说的学习、训练场所;学生也可直接在学生机上进行文字输入,可实现完全意义上的无纸化考试。实践证明,语音实验室在我校的外语教分发挥师生双的作用,又发挥学动性主角导演,提高语言课教学水平和效果,提高学生英语及汉语听说能力。英语自主学习中心为全体在校学生提供了专门的英语视、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综合训练场所,既实现了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又强化了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意识,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强了学生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同声传译实训室引入了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全数字化的现代化会议系统和传译系统,模拟真实的国际会议场景,学生可直接在实训室进行同声传译、交互传译、连续传译;它的建成为我校召开小型国际会议提供了保障,也为学生提供了观摩场地;而最具现实意义的是,它为我校的翻译教学,尤其是口译教学,提供了专业听力、口语、笔记等基本技能学习和训练的专门场所。

    外语实验室的建成进一步提升了我校的办学实力,提高了我校外语教学的质量,充分满足了社会对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进而促进湖北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在历年举办的各类大学生英语竞赛中,湖北经济学院获奖档次、人数和名次逐年提升。

    2004年,我校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3人获一等奖,8人获二等奖;在第3届湖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演讲比赛决赛中1人获三等奖;在当年“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中1人获三等奖;“华盛顿国际英语”杯,全国青少年英语技能大赛湖北赛区决赛 1人二等奖。2005更是大丰收的一年: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 1人获A级特等奖,2人获A级一等奖,5人获A级二等奖,6人获A级三等奖,5人获B级一等奖,6人获B级三等奖;在第十一届武汉地区外语翻译大赛中1人获英语专业组笔译一等奖,2人二等奖,3人三等奖,1人口译组三等奖;在非英语专业组中,1人一等奖,5人二等奖,7人三等奖,2人口译组三等奖;在“2005-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湖北经济学院初赛中 3人获一等奖,5人二等奖,7人三等奖;在“第八届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国际夏令营才艺选拔活动”中1人获大学组口语比赛铜奖;在当年的全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中5人良好,27人合格。在2006年第六届“CCTV杯”英语演讲比赛中,又有1人获三等奖。

   同时,优良的实验室条件为外语系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改革与发展提供了硬件保障,《大学英语》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商务英语》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基础英语》被评为校级优质课程、《外贸英文制单》和《英语口译》被评为校级特色课程。

 

结语

    实验室建设有利于巩固学生所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强化学生基本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应变能力、交流能力,全面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实验室建设也能为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提供良好的硬件保障,并极大的促进学科课程建设。外语系将进一步利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加强实验室建设,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水平,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服务。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